抗震救灾精神与地震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简介


为推进抗震救灾精神研究阐释和地震不可移动、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工作,结合实际,特提出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殷殷嘱托,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和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着力提升场馆的学术研究水平,用心用情用力把地震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把抗震救灾精神阐释好、转化好、弘扬好,生动展现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科学发展的伟大奇迹,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二、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建成市级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建成市级地震文物保护与建筑抗震实验室。建成四川省区域文物保护中心。

(二)中期目标:建成省级地震文物保护与建筑抗震实验室。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国家级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培育对象。

(三)长远目标:牵头制定地震文物征集、入藏、鉴定、保护等国家标准。认证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抗震救灾精神)标识地。建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

三、协同研究中心拟遴选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领导关于“切实保护好地震遗址”批示精神,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将整合国内专家、高校、企业资源,创新探索“1+N模式”,推动抗震救灾精神研究阐释、弘扬传承和地震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

“1”——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N”——国家级相关专业专家:

抗震救灾精神类( 原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研究院院长、教授王炳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何云庵,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胡子祥,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韩晓娟)

地震文物保护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一级注册建造师、国家级注册监理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文革,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专家、国家文物局文物规划专家组专家朱小南,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研究室主任梁涛,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主任谢振武)

建筑设计类( 中国西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吴小宾,防灾科技学院教授郭迅,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苏有文)

遗产保护类(西南交通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教授刘弘涛)

“N”——科研单位及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大学、防灾科技学院、绵阳师范学院

“N”——企业:含保护、教育、文创、文旅等方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四川建设设计研究院、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四、主要任务

(一)推动抗震救灾精神研究阐释。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和波澜壮阔的灾后重建伟大实践,凝结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2021年9月29日,党中央授权中宣部公布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46种,抗震救灾精神位列其中。整合省内高校、党校、社科院所的研究力量,将抗震救灾精神纳入各级各类哲社课题研究,深入研究阐释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价值、重要启示以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功能作用。主要合作院校及研究方向:

1.西南交通大学。地震纪念馆与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共建抗震救灾精神研究中心。一是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革命精神重要论述研究。主要聚焦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革命精神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本质特征、历史定位和重大指导意义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二是聚焦抗震救灾精神研究。主要聚焦于抗震救灾精神相关文献、档案、资料和口述史抢救、征集与研究,抗震救灾精神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历史定位和时代价值等研究,抗震救灾精神宣传弘扬路径研究。

2.绵阳师范学院。地震纪念馆与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共建纪念场馆与抗震救灾文化研究中心。聚焦纪念馆功能作用研究,聚焦抗震救灾文化内涵研究,聚焦文物主题展览展示研究。

(二)推动地震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是“5•12”地震形成的全世界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遗址,具有历史、教育、科学等价值。聚焦地震遗址保护关键技术、材料研究试验与应用探索,聚焦震损建筑检测、受力分析研究和安全性能判别研究,聚焦震损建筑分类分级研究及本体修复试验、关键结构模型制作和科普应用,聚焦震损建筑防护材料试验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创建及建筑抗震研究等。主要合作院校及研究方向:

1.成都理工大学:周边地灾治理保护、地震断层成因分析、泥石流模型分析等研究。

2.成都大学、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建筑设计研究院:老县城地震遗址数字模型建立及动态研究、保护材料研究与应用。

3.西南科技大学:文物建筑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和文物建筑抗震加固技术研究。

(三)推动馆藏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结合纪念馆馆藏重要文物实物材质,联合四川省博物院等具备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机构,培养陶瓷器、铁器、其他金属器、织绣、文件、宣传品、档案文书、皮革等可移动文物修复技能人才。

(四)推动地震文物鉴定标准研究。在《文物藏品定级标准》《近现代一级文物藏品定级标准(试行)》《近现代文物征集参考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文物实物鉴定经验,充分调研地震类场馆文物特征、价值意义等,邀请专家指导,带领地震遗址遗迹管理机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制定地震文物鉴定标准。

(五)推动“5•12”特大地震资料库建设。依托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汉旺地震遗址公园、映秀震中纪念馆、青川地震博物馆等馆藏文物、实物资料和西南交通大学抗震精神口述史资料、防灾科技学院建筑防震技术、绵阳师范学院抗震救灾文化研究资料等,建设“5•12”特大地震资料库(抗震救灾精神数字资源包),提升抗震救灾精神传承弘扬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推动策划主题展览展示。开展抗震救灾文物主题展览展示,举办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将抗震救灾精神融入国民教育、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党性教育以及百姓生活的全过程,尤其是要深度融入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扩大抗震救灾精神传承弘扬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七)推动抗震救灾精神弘扬传承。成立由“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新闻工作者+基层干部+高校教师+青年学子”等组成的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报告团,指导培养宣讲人才,运用最新研究成果编制宣讲稿,推动抗震救灾精神走进高校、社区、机关、企业等宣讲工作,进一步将抗震救灾精神转化、弘扬、传承好。

(八)推动建设高端人才智库平台。整合全国抗震救灾文化资源和研究力量。吸纳国内抗震救灾精神研究领域一流学者指导中心工作,聘任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研究人员,通过外聘和内培相结合,汇集行业领先、专业精湛的中坚力量。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等高级文博和行业专门人才。向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报送抗震救灾文化建设、遗址保护决策咨询报告、资政建议等。形成一支人员专业、学术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的科研团队,并建立人才培养梯队制度,壮大科研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

五、运行机制

(一)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协同研究中心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审议研究中心章程、运行规则、工作思路、重点任务等,审定发布课题项目及经费等。

(二)联合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协同研究中心每年设置研究主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相关场馆负责人参加,举办研讨会。

(三)联合申报省部级及以上相关课题。借助地震纪念馆馆藏文物资源、地震遗址资源等,会同相关社科院所、参研院校等编制课题申报书,联合开展课题申报工作。

(四)委托社科研究中心发布课题。根据研究工作需要,委托相关社科研究中心发布课题,协同研究中心资助研究经费,共享相关研究成果。

(五)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将青年教师和地震纪念馆青年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团队,为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促其快速成长。

(六)对上争取政策支持。专题汇报协同研究中心工作推进情况,积极争取专项试点、项目资金和工作支持。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设立抗震救灾精神与地震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建设研究团队,整合力量,邀请并吸纳国内从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四史”研究、抗震救灾精神研究、地震遗址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馆藏可移动文物保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研究中心相关工作,承担课题研究、实践实验等工作任务。

(二)保障办公用房。地震纪念馆设置协同研究中心办公地点,配备办公设备设施,保障专家开展研究工作需要。

(三)保障研究经费。申报省级及以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课题,地震纪念馆免开资金保障和相关院校补助等方式保障经费,主要用于举办研讨会、课题研究等。